您所在位置: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塘沽女孩刘璐

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塘沽女孩刘璐

    直到今天,京剧票友们都还十分清楚地记得,2003年发生在中央电视台6000多平米演播大厅内的精彩一幕。那是第二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的演出现场,在辉煌灯火的照耀下,众多选手粉墨登台,生旦净末丑一一亮相,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一名年仅六岁的女孩儿上得台来,用老生唱腔气势磅礴地上演了一出帝王戏——《上天台》,只听一句“金钟响——”,即赢得台下满堂喝彩,此后每一句即有一片掌声,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个小孩儿的唱功所折服,同时也都深深地喜爱上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塘沽的刘璐,那次大赛,在近百名选手之中,六岁的刘璐一举捧得金奖。
    很想了解刘璐的近况,更想了解刘璐的培养教育过程。就现阶段而言,子女教育几乎成为许多家庭的首要问题,许多父母因此感到困惑和棘手,刘璐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走近她的父亲刘建友,笔者倍感震惊,刘璐的家非常贫寒,父母双亲都是残疾人,全家靠农民出身的刘璐父亲卖画为生。与许多孩子比起来,刘璐的物质条件不可谓不艰苦,当身边的孩子对物质追求乐此不疲的时候,小小的刘璐却在极为简朴的生活之下,赢取了极少孩子才能取得的巨大成功。听着刘璐的故事笔者感慨万千,不由想起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她的父亲刘建友却这样说:“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苦——是苦中求乐。”

五年坎坷梨园路

    很小的时候,刘璐就表现出超常的戏曲天分,4岁那年,父亲一边画画一边哼唱京戏,小小年纪的她很快就能跟着学唱,而且吐字清晰、唱腔准确。父亲感到十分惊讶和欣喜,有时放下画笔,有意识地教她一些曲目,刘建友知道,作为国粹的京剧学起来比较困难,于是先从地方戏入手,而无论是豫剧《花木兰》,还是黄梅戏《女驸马》,小刘璐都能学得有模有样。
    刘建友感到应该在戏曲方面对女儿进行专业培养,于是从居住的田庄子一直打听到塘沽区草场街小学,那里有一个少儿京剧团。他带着 4岁的刘璐一路辗转找到京剧团的郭鸿超校长,郭校长看了看小刘璐,一句话不禁脱口而出:孩子太小了!在刘父的请求下,郭校长起弦让刘璐跟唱,从没跟过弦的刘璐雏燕新声,一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让郭校长惊喜万分,随即与刘校长商量破格录用的事情。
就这样,刘建友拖着残病的身体开始了带领女儿学艺的道路。艺术课安排在学生课余时间,晚上五、六点钟,村里人纷纷歇工回家了,刘建友却骑着三轮摩托带着幼小的女儿往村外走,无论春夏、无论秋冬,这一走就是五年。刘建友说,这么多年,什么样的情况都遇到过,下雨、下雪、刮风……,有时轮胎坏在半路,这一切对一个正常人尚是难事,何况是一个腿上安着假肢的人。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调嗓、跑场、压腿……在这一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小刘璐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而作为父亲的刘建友所付出的辛苦又该是多少呢?
不久,努力便得到了回报,2002年,在天津市第五届少儿京剧大赛中,刚刚5岁的刘璐获得了唯一的特等奖,与此同时,刘建友与妻子商量后,毅然做出一个决定:为了让孩子更方便学习,离开农村,搬到区里去!几经周折,终于租到了朋友的一处住房,此时,刘建友夫妻俩已将全部心血用于对女儿的培养。
    接着,更多的机遇开始眷顾这个小小的女孩儿,天津市华夏未来少儿京剧团面临全市招生,刘璐被破格录用,刘建友也就开始了更为艰苦的旅程。为了准时赶往 100里外的市内,刘建友每星期六、日早上5点钟将女儿叫起,为了节省路费,生活并不富裕的刘建友往往打一张车票,把女儿抱在自己安着假肢的腿上。夜色尚未褪尽,在颠簸的车上,幼小的女儿往往睡在父亲怀里,而父亲的假肢已磨破了肉体并压进伤口……

六岁小丫上天台

    2003年 7月,传来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二届全国京剧票友大赛的消息,刘建友、郭校长和华夏未来的老师一起为小刘璐报了名。随后他们共同商议,根据刘璐的学习状况,这次比赛选取一个难度稍大的曲目——《上天台》,《上天台》讲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与其臣子姚期的一段故事,对演员的动作、眼神要求极为严格。按照中央电视台的要求,本次比赛要“彩唱”,即穿着行头上场,就在小刘璐进行艰苦的赛前训练之时,刘建友开始了置办行头的奔波。
    经过问询,仅订做龙袍就需要2000多块,这一下子就把他愁住了,那天晚上,从古文化街回来的刘建友只拎着一双90多元的靴子——可就是这双靴子也不尽人意,对刘璐来说,它太大了——妻子不解地问:“怎么就买回一双靴子?”刘建友垂头丧气地说“太贵了,咱买不起。”整整一个晚上,夫妻二人反复琢磨,最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咱自己做!这样决定以后,刘建友到中国京剧院借了一套刘秀的衣服,妻子到布头市场挑选黄色布料。三天三夜,刘璐的母亲按照样子一针一线将服装做好,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服装上的十二条龙找谁绣?绣工比做工还贵,刘建友实在没有办法了,拿出了自己画了十多年花鸟的功底,比照图案,用丙烯一笔一笔将十二条形态各异的龙画了上去。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建友说:“那时候,刘璐穿着垫了六层鞋垫的靴子练台步,我在一边一笔一笔地画,七、八月份的天气,爷俩人都汗湿了。”
2003年10月,决赛开始了,比赛进 行六天,全国72个选手被分作六组,年龄最大的参赛者已到耄耋之年,而刘璐是最小的一个。当刘建友父女俩千辛万苦到达北京时,一个小小的意外出现了:刘璐的一颗门牙要掉,因为演出时带着髯口,牙掉了不至影响形象,可是牙真的掉了发声就不拢音了!刘建友嘱咐女儿说:“璐啊,咱九十九拜都过了,最后这一哆嗦咱可一定要坚持啊!”听了父亲的话,六岁的小刘璐给自己规定每天只能吃拉面,这样吃了三、四天,让小刘璐高兴的是:门牙总算保住了。
    那天晚上,终于轮到刘璐上场了,刘建友心里没底呀,自己曾经站到台上试过,6000多平米的大厅,往下一看,没人的时候都眼晕,何况坐满了人?这么小的孩子一旦演砸了,那可是向全国人民展示啊!报幕结束了,刘建友从舞台一侧将穿了行头的女儿送上去,眼看着女儿以“帝王”的身份走到舞台中央,然后,他必须绕过后台走向另一侧,等待演出结束的刘璐走下场来。离开目送女儿的地方,刘建友的心一直不能放下,然而就在他刚刚离开的时候,女儿发出了第一句委婉洪亮的唱腔“金钟响——”,随后台下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此时的后台是空无一人,刘建友的心情难以形容。

    采访后记
    谈话到最后,让身为父亲的刘建友给刘璐一个评价,刘建友说:“刘璐一点儿都不张扬,特别懂事和成熟。”并且举了下面这个例子。
第二届全国京剧票友电视大赛之后的2004年,刘璐又参加了中国戏剧家会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在那次比赛中,刘璐再次获得金奖,父亲说:“璐啊,票友大赛爸爸没给你奖励,这次给你一个奖励,你想吃什么?”懂事的小刘璐想了想说:“让妈妈给我炒一盘土豆吧。”
    多年的生活磨砺让小刘璐比同龄的孩子成熟很多,当大部分家长担心孩子因物质受到委屈的时候,刘建友却一直非常清醒地意识到:生活磨砺是一种巨大的财富,他说:“不经过坎坷,不能够成材”,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严格要求孩子。他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浮躁,而刘建友的担心恰恰是现今许许多多孩子及家长存在的最为致命的一点。问他说:“不担心孩子会跟不上形势吗?社会发展这么快。”刘建友说:“我觉得流行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只要拥有了本真的东西,流行会跟着你走。而传统的东西就是最本真的东西。”(文/小优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