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民间工艺美术家靳文生:代表滨海新区走进世博会

根雕“十八罗汉”与泥人张、杨柳青、风筝魏一起入选
民间工艺美术家靳文生:代表滨海新区走进世博会

  距上海世博会开幕还有短短十余天,各分展馆的建设与室内布置也已接近尾声。作为天津民间艺术的展示,与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一同亮相的“十八罗汉”艺术根雕,神态迥异,形态逼真。他们均出自滨海新区塘沽民间美术家靳文生老人之手。
  现已年过七旬的靳文生老人精神矍铄,捧着自己心爱的作品,乐在心头。老人是塘沽传染病医院退休的主任医师,在恪守珍爱生命的从医之道同时,也对自然之美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从医40余年,他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寻访奇石、奇木,将山水之情趣与人文艺术相结合,用自己的巧思妙手创造出了一件件大气优美的根雕根艺奇石佳作。

  珍爱自然———与根石结缘
  根雕是以树根为基本材料雕刻造型的艺术形式,因此,发现和选择意趣天成的树根,尤其是大型根,是首要的基本功。靳文生爱根如痴,嗜石成癖,以自己一双艺术的慧眼,发掘着山野之中灵根顽石之美。40多年来,只要有机会,他就造访名山,遍游川林,在陶冶心灵、愉悦情趣的同时,致力寻觅山野间有灵气的树根和玲珑剔透的奇石。他无论出差、旅游,都随身携带行李车,天南地北,不辞辛苦,慧眼寻宝,凡遇中意之坯,就不畏艰辛、不惜重金,悉数办回,再精心制作。
  欣赏靳文生的根雕,不难发现有许多巨根佳构,属绝代珍品,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寻找时的艰辛和制作过程的精雕细刻。例如他制作的、曾获得过全国大奖的大型根雕《东方醒狮》、《丹凤朝阳》都有一米多高,重约百斤。原始根坯都是靳老从山区肩扛、车推,历尽艰辛,运抵塘沽的。制作时,仅从原坯中剔除出的沙石泥土就有几十公斤。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广收博采,日久天长,终成规模,到目前根艺奇石作品已达600件有余。
  靳文生的根艺,重发现,求天成,少雕琢,其作品造型概括,命题优美,意蕴深邃,大气磅礴,贵在似与不似之间,鸣奏出一曲曲动人的弦外余韵。作品凝聚了东方艺术之精髓,折射出他多年的执着追求。1997年,靳文生结合自己的根艺创作实践,编著《根艺》一书,全面论述了根艺的起源和发展、根艺特点、创作原则及根艺的构思和鉴赏,并着重介绍了根艺的创作过程及制作技法。书中收录了其本人根艺作品图片70余幅,内容翔实、技法简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初涉根艺者的实用教材。该书纳入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技法系列丛书之一。靳文生将写书的稿酬悉数捐赠给了希望工程。
  再看靳文生收藏的奇石,更令人击案叫绝。奇石又称观赏石,品种繁多,七彩缤纷,或质朴、或高洁、或奇巧,因皆出于天然造化,非人力所为,无人工矫饰,故被人们普遍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备受收藏家青睐。靳文生收藏的古生物化石,从中生代鱼类、古昆虫、古植物至古生代三叶虫、珊瑚、鹰头贝化石等均历经亿年沧桑,使我们犹如穿过时光隧道,重见早已灭绝的古生物之风姿,令人大开眼界并为之动容;其数十件造型石如《苍鹰》、《崂山绿》、《虎》、《灵壁石》、《倩影》等,矿物石如水晶、玛瑙、石花等,均给人以玲珑剔透的自然美的享受,从而生发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由衷赞叹。早已绝迹的古生物,湘西沟通虫、山东三叶虫、贵州江汉鱼、新疆鳕鱼、云南鹰头贝、辽西古蜜蜂、古飞蚁及各种古植物兰草、松果化石等等,均在靳文生收藏的古生物化石之列。1995年6月,香港《大公报》用6幅图片对此做了专题介绍。正是由于他在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创作方面的卓著成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授予靳文生“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0年,靳文生被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誉为中国根石收藏第一人。

  苦寻墨缘———让根石与书画联姻
  将一堆堆朽根点化为根雕艺术品,将一块块奇石背回配上根座,再分别起上一个个神似的名字,拟一首恰到好处的七言诗,这就是靳文生老先生的业余爱好。忽然有一天,当他发现床底案头全部为这些“赘物”填满时,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一日,有高人指点他:为何不办个展览,也许能有意外的惊喜。于是,靳文生倾尽自己的全力,分别在塘沽和市内举办了个人根石艺术展,由此便一发而不可收。个人展终于引来了纷至沓来的慧眼识珠者。本市著名的书画家孙克纲观看展览后对靳文生面授机宜说:老弟何不求名家欣赏时为展品留下墨宝?靳文生听后,茅塞顿开,随后他便踏上了为自己的根石寻觅墨缘的漫漫求索之路。
  也许是根石艺术与书画之间自古就有不解之缘,再加上靳文生特有的谦逊和虔诚,终于感动了一大批天津乃至全国知名的书画家、文人和政客,纷纷赠以墨宝。为此,靳文生结识了不少名人。
  采访中,靳文生谈到了当年陈立夫老人与自己的一段极为珍贵的墨缘。早在1994年,靳文生就开始了与陈立夫老人的书信往来。立夫老人尤其喜爱祖国的民间艺术,对靳文生的独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封封立夫老人的亲笔信从台北寄到靳文生家中。在2002年立夫老人101岁寿辰之际,靳文生将心爱的根雕之作《母亲》远寄台湾以示祝福。立夫老人收到这件寓意深挚的礼物后,立即函复申谢,并亲笔题字“时修天爵,成己利人”,后又将自己的专著《儒家思想之时代精神》相赠。在陈立夫的家中,老人最为珍惜的是当年孙中山先生赠予自己的“天下为公”。立夫老人为了感谢靳文生对自己的祝福,又亲笔题一幅“天下为公”,遥寄靳文生。2001年2月,陈立夫老人在102岁之际辞世。虽未谋面,却有一段7年的墨缘,靳文生将陈立夫老人的亲笔信和题字一一珍藏在家中。
  靳文生的根石与名人书画之组合的得意之作不胜枚举,信手拈来便可略见一斑。其根雕《远瞩》是以杜鹃枯根做成似老鹰状耸立崖边,形神兼备。为了求得以画鹰著称的老画家梁崎先生的大作,靳文生三次背着实物登门造访,虚心求教,终于感动了时年85岁的老人,当靳文生目睹老人抱病即兴画出一只高瞻远瞩、傲立苍松的雄鹰时,不禁热泪盈眶。老人过世后,他的学生们观展时重睹了老师的传世之作,无不感叹地说:神品!这鹰头只有老师才能画出,谁也模仿不得。
  如今,来到靳文生的两居室住宅,俨然到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古董店:墙上墙下、案头铺底、走道、正厅,呈现在您眼前的皆是千姿百态的根雕,玲珑剔透的奇石,苍劲老辣的书法,丰富多彩的绘画。将根艺、奇石与书画组合为系列作品,在整个世界上,靳文生是首创,目前他已经组合成200余套。在这些作品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艺术家的创意灵感相得益彰,令人不得不对艺术家的创作发出由衷的赞叹。

  文化精华——天然巧成遇有心人 十八罗汉焕发光彩
  十八个罗汉根雕排成一行足有11米长,总重量超过300公斤。
    据文物专家介绍,这18个红木树根都在百年以上,浮、镂、通、透四种雕刻手法都可以在罗汉身上找到,在国内非常罕见。且据了解,其创作由来也颇为曲折。
    数年前,靳文生在山东一个农家院的柴房里偶然发现了十八罗汉红木根雕,由于常年缺乏保护,十八罗汉已经面目全非。靳文生非常心疼,几经周折,托当地的朋友帮忙,把这些根雕全部购买回家。
    为了恢复十八罗的本来面目,靳文生专门走访了全国20多个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并翻阅了上万册书籍,并亲自拜访国内几十名文物修复方面的专家。终于,靳文生将十八罗汉恢复了原状。
    现在,靳老除了要为根雕作品准备相应的介绍材料之外,他还对每个根雕进行细致的养护、保养,因为这组作品从发现到修复和艺术再创造历时了6年的时间,凝结了老人不少的心血。“行万里,拜山川;读经史,礼群贤;审根趣,悟灵感”是靳老对自己的作品《十八罗汉》创作过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扬。这幅饱含中国民间文化精华的根雕作品能够参展世博会,将中国的民间艺术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靳老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