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泰达政府公屋—给外来员工一个温馨的家

    泰达政府公屋是天津开发区于2008年初投资4.3亿元人民币,在国内率先启动的政府公屋项目建设。
    近年来,随着滨海新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涌入开发区,为了更好地留住这些人才,帮助入区企业解除后顾之忧,开发区启动了泰达政府公屋项目建设,并将其列入开发区政府改善投资环境和构建和谐泰达的实事项目。
    目前开发区的白领公寓、蓝领公寓主要针对单身员工,对于那些已经成家的员工并不适合。为了给在此工作、生活的年轻人才营造一个安定的环境,开发区启建泰达政府公屋,为外来员工家庭建设“温馨小家”。
    按工程计划,今年将开始全部房间的精装修施工并投入使用。这也意味着,一方面到滨海新区工作的外来人才可以拥有经济实用的住宅,让他们感受到滨海新区这座城市的热情和温暖;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内地唯一的政府公屋项目,泰达政府公屋也为中国地产的创新做出了尝试。
  中国公屋建设的滨海方式
  公屋在香港和新加坡已经发展了50年以上,但在国内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滨海新区于2008年在国内率先启动政府公屋项目,首批公屋总投资约4.3亿元,位于开发区第二大街以北、东海路以西,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包括7栋住宅楼和一个配套的社区服务中心,共有1164套建筑面积在61至79平方米不等的单体小户型住宅。
  首批泰达政府公屋将主要面向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研发机构骨干员工及来区创业的各类人员,以家庭为单位,为他们提供低租金的过渡住房。与商品房不同,公屋实行只租不售的管理模式,由区内企业替符合条件的员工统一向政府提出申请,租期一般为三到四年。待租住者有了足够财力自行购房后,公屋将被收回。
  泰达政府公屋可以说开创了一种新模式。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刘玉录说:“如大家所知,公屋、居屋、组屋是香港、新加坡住房保障的成功模式,泰达政府公屋的运营和管理会为今后天津政策性住房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提供尝试与借鉴,因此目前还只是面对外来人员的公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它本身。”
  从公寓到公屋滨海新区建屋留人
  从最初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逐步扩大到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现代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再到百万吨乙烯、空客A320以及大火箭等新项目纷纷落户,服务外包、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得到重点扶持,滨海新区的大发展也使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在解决外来人员的住房问题上,开发区也做出了很多尝试。
  1993年4月,开发区管委会投资2000多万元为蓝领职工兴建天河公寓。之后蓝领公寓的方案得到了迅速推广,天海、天江、国翔、海燕……十几年后,蓝领公寓从最初可容纳2600人扩展到了现在可容纳近7.5万人的规模。开发区又针对高级人才兴建白领公寓,全部为高层住宅楼,设地下车库,建设网球场、健身广场等配套设施,让白领们享受“提包入住”的便利。同时对于高级人才还特别提供了限期两年的高级人才公寓或住房补贴。
  关于最新推出的公屋,有关人员表示:“政府公屋虽然每户面积较小,但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宿舍,希望今后居住在这里的人可以拥有归属感和家的感觉。”这些针对外来人才的住房实验,也体现了滨海新区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