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天津煎饼馃子—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看完上面的文字,是个天津人都知道,这不是天津煎饼馃子吗?没错,今儿咱就说说倍儿好吃的“天津煎饼馃子”,倍儿草根的“天津著名小吃”。
    煎饼馃子历史悠久,是经典美味的天津知名小吃。对于\"卫嘴子\"的称号,天津的饮食的确有着与其他城市不同之处,就连一日之初的早点,都有着与众不同的风味。
    天津煎饼馃子在饭店酒楼里是吃不到的,唯有到一个个推着小车的商贩处才能品味到含着浓郁津味文化的市民小吃。说它是市民小吃一点也不为过,它是千千万万天津人每天的必备早点,虽然平民之极,但是却也别有一番精致在其中。
卷在煎饼里面的馃子(油条或者馃篦又叫薄脆)一定是当天新炸的,脆香焦黄。另外,撒在煎饼上的一定要是切的细细的香葱末。
    把油条或者薄脆放入,依次抹上面酱、辣酱,撒上一些椒盐和芝麻,浓浓的面香和鸡蛋的香气早已经把食客的肠胃刺激的咕咕作响了。接过来咬一口,绿豆面爽滑,果子脆香,还有酱的浓郁和芝麻的诱人,这一天的好心情已经从早点开始了。   
    作为最草根的天津地方小吃,从早点到夜宵,从盛夏到寒冬,“天津煎饼馃子”随时都可以买到、吃到。吃了这么多年煎饼馃子,很多人最认的可能都是家门口的师傅,张、王、李、赵、遍地刘……大家摊的煎饼馃子味道都不错,但是不少人连个“×记”的招牌都没有,顾客买谁家的煎饼馃子的依据恐怕就是——长摊。
    新疆羊肉串、陕西白吉馍、山东大煎饼、河北驴肉火烧……太多太多的地方小吃“杀”进津门,而天津煎饼馃子却迟迟不能走出家门,当狗不理和十八街成为高档礼品的时候,低档小吃市场还能靠谁?
  天津煎饼馃子优势很明显,像其他地方小吃一样,方便、快捷、廉价、美味,但是天津煎饼馃子却只能在本地发展,好东西走不出去,归根到底在于人还在家里,说来说去,结症就是这样简单。
  吃个讲究
  天津煎饼馃子的根在山东,但是卷大葱的口味实在太冲了,并不是“口高”的“卫嘴子”们的最爱,于是松脆的馃子替代了辛辣的大葱,当然,这还不算完,不把东西吃到极致怎么对得起“卫嘴子”的称呼,于是煎饼上面又摊上了鸡蛋。
  不仅如此,天津人在无数次的试验后,发现绿豆面的煎饼最好吃,于是山东大煎饼被改得“体无完肤”,最后变成了天津本地的独特小吃。一系列的革命体现了天津人的创新精神,美食家对天津煎饼馃子的评价是——最健康美味的小吃。
  摊个丰富
  最先发明天津煎饼馃子的人是谁?恐怕已经无从考证。转眼百年,新型的煎饼馃子在天津街头出现,玉米面、紫米面、小米面……反正能说得上来的面,全都能摊成圆圆的煎饼,口味差不多,颜色大不同。
  这样的煎饼馃子在天津卖得也不错,当然卖得最火的还是绿豆面的。这种煎饼馃子实在提不上传统二字,不少都是来自外地的连锁品牌。但是却符合现代人的多吃五谷杂粮的健康饮食心态。
  卷个新鲜
  最近几年,天津的煎饼馃子市场有些“百家争鸣”的味道,吃的花样越来越多,尝试也越来越大胆,煎饼馃子也有些变味了,卷生菜、卷培根,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吃不到的,一句话:“吃吧,爷们儿。”
  这种尝试挺有意思,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天津煎饼馃子”被改得就剩下煎饼俩字了。不过,当年人家山东大煎饼也曾这么改过,谁能说这种吃法不是一次新的革命呢?
  抹个特色
  摊的面糊嘛样都有,卷的东西也是嘛样都有,抹的酱料还“矜持”什么呢?甜辣酱、酸辣酱、沙司酱、麻酱、虾酱……想抹什么就抹什么吧,自己喜欢就行了,咱手里的煎饼,还不能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对于抹什么的问题,我们大可不必这么较真儿,其实用煎饼卷培根,再抹点沙司酱味道也不错,我吃过。只是感觉不必再叫天津煎饼,完全可以再取一个新的名字,天津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相信一个“新煎饼”也会有人捧场的。
  买个方便
  曾几何时,天津煎饼馃子从典型早点变成全天快餐。从早到晚,不论是居民区还是滨江道,总能看到大爷大娘或俊男靓女在吃煎饼馃子,随处可以买到的“天津煎饼馃子”以物美价廉、健康营养而独具影响力。
当新闻中报出“一夜卖出400套”的时候,谁还敢小看便宜的天津煎饼馃子?早点、中餐、晚餐、夜宵、零食……天津煎饼馃子扮演的角色不再单一,从任何角度看,它都有资格、有能力在全国的小吃市场脱颖而出。

  放眼全国,卖天津煎饼馃子的人着实不少,但是天津人却绝对不多。这种现象在全国的小吃市场中非常特殊,不是天津人经营的天津煎饼馃子,味道充其量只能是有形无神而已,有位美食家曾说:“这样发展下去,对天津小吃绝对没有好处。”
  不少民俗专家也指出,天津人富有创新精神,同时还有浓重的恋家心态。这样的评价在天津煎饼馃子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山东大煎饼走进天津卫,最后留给天津卫两样名小吃,一个是煎饼馃子,一个是锅巴菜。天津人的创新精神让山东大煎饼脱胎换骨。
  创新精神造就了天津煎饼馃子,恋家心态却制约了天津煎饼馃子,使得经典的草根早点天津煎饼馃子只能蜗居天津。时至今日,连馒头都有了行业标准,但是天津煎饼馃子却还在不规范地孤军奋战,和狗不理、十八街、耳朵眼拉开了差距。
 
  后记:
  全国各地,去过的地方着实不少,所谓的天津煎饼也吃了不少,地道的真不多,跟老板一聊天,全是外地口音,难怪。
  山东的煎饼,不卷大葱吃着没劲,卷了大葱吃完“叫水”。
  北京的煎饼,就是“粘牙”这一样也叫人受不了。
  真正好吃的还是天津煎饼馃子,不光是天津人这么说,很多外地朋友也都这么说,不过他们后面还要加上一句,“天津煎饼馃子只有在天津才能吃到,带回家的全都不对味儿了。”
好东西走不出去,关键是因为人还在家里。其实,小吃和方言一样,只有本地人才能知道其中奥妙。就像天津包子要“水馅儿”,天津煎饼要绿豆面儿,外地人怎么把天津小吃弄对味儿?  
话说回来,真要感谢那些为扩大天津小吃知名度而努力的外地人,尽管味道不敢恭维,但是仍让很多没有吃过的外地人对“天津小吃”保持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