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风筝魏—纸鸢凭风艺弥新

  风筝是天津老少都喜爱的玩具。每当春光明媚、风和日丽之时,或是秋高气爽、风轻云淡之日,天津市区的广场或郊外田野,常见到人们扯起长线,跑着跳着放风筝。那五彩缤纷的风筝高高飞起,或单个鹰鹞,或成列雁群,或成串蜈蚣,在蓝天淡云的映衬下,形象逼真,十分好看。引得许多骑车的、步行的人们驻足仰观,心旷神怡。
    在海河边有一片新建的津味四合院———通庆里,在它那深深的院落中,有一个天津人都十分熟悉的民间工艺商号———曾经获得世界金奖的“风筝魏”。
    “在这个新建的津味四合院中,我要把‘风筝魏’的藏品都拿出来,办成一个风筝博物馆,让咱天津的老百姓真真切切地看看天津风筝。”作为“风筝魏”的第三代传人,魏永珍一直想把天津的民间工艺———风筝,完整地展示给世人,“自从我爷爷魏元泰创出‘风筝魏’名号以后,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1200多种风筝样式,大到500多米,小到刚好可以放在手掌上,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可是,许多咱天津人对于‘风筝魏’的了解只限于知道这个名称。我想在通庆里开业后,把许多家藏的珍品拿出来,让市民们参观、赏玩,不再让‘风筝魏’只是一个名称。”
小门脸走出风筝魏
  天津风筝的制作,历史久远,工艺精湛,从清代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十美画放风筝》上即可得到证实,有串灯、盘鹰、唐僧取经、蝴蝶等10种风筝。对天津风筝制作技艺做出重大贡献,享誉中外的是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他一生从事风筝制作,苦心钻研,大胆创新,先后研制了平拍式、立体式、串式和整体式、组合式(即软翅)风筝,还创造了折叠风筝,一生研制风筝200余种,被人称誉为“风筝魏”。
  “我爷爷魏元泰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2年)农历六月初八,18年后,当时还是学徒的他创立了可以拆展折叠的软翅风筝,独树一帜的天津魏记风筝便诞生了。1892年,在他学徒四年出师后,他就在老城里鼓楼东(东门内大街229号)创立了以他父亲魏长清名字命名的‘魏记长清斋扎彩铺’,开始独家制售魏记风筝。”魏永珍说,“我是1943年出生,爷爷在我小的时候经常会讲些他当年的故事,一些制作风筝的‘独门秘技’我也是不经意间被爷爷教会的。”
  长清斋设在东门里大街路南,仅仅是一间坐南向北的小门脸,设备简陋。门前经常挂着一个饱经风吹日晒的“小飞雁”风筝,作为他卖风筝的标记。从此就开始了他的风筝事业。
九秘技成就风筝魏
  据说魏元泰做的风筝,确能独出心裁,精巧玲珑。有的风筝的竹架,不是用绳扎结,都是钻了孔,串在一起,再用胶粘,每个风筝各个接头的地方,都有铜箍,能拆散折叠。就是一个五丈长的大蜈蚣风筝也能拆散了,放在一个一尺长的盒子里。到要放的时候,再拿出来装配,非常方便。
  据魏永珍介绍,魏记风筝是中国近代首家经注册的风筝制作作坊和专卖的商号,魏元泰为了制作风筝,自己还总结出9项秘技。他全面继承并革新了前人对扎风筝需要注意的扎、糊、绘、放四种技艺外,还在实践中把竹材的热弯冷定、木工的找眼扣榫、锡焊工的铜箍连接、鸟类的飞行平衡、风力的机械传动、中国古代建筑彩绘和民间绘画技法以及动物的仿生、数学的黄金分割等多种技艺融为一体,并巧妙地移植到风筝制作上,这9项独门秘技最终形成了“风筝魏”造型多变、彩绘逼真、飞行平稳、特技精湛和便于携带的5大特点。因而他制造的风筝畅销国内外各地,“风筝魏”闻名遐迩。
一笔画勾勒风筝魏
  美,是自古以来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风筝也不例外。
  魏永珍说:“一个风筝,不论它的图案和造型如何精美,只要在天空中飞得远了,我们从地面望去,往往只能看到它外轮廓的剪影。即使飞得不远,图案和造型都能从地面看清,但这时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外轮廓的形状。因此,在风筝的艺术效果里,风筝的外形轮廓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魏记风筝至今仍使用着中国传统的天然染料,虽然色彩不多。但画出来的风筝却琳琅满目,绚丽多彩。这都是风筝制作者巧妙地运用色彩的结果。我们用色的基本原则是:鲜艳、对比强烈。爷爷曾经告诉我,画风筝一定要注意,每一笔都要一口气画下来,不能有停顿,如果一停,色彩和线条都会有些瑕疵,所以直到今天,魏记风筝一直就保持着每一笔都是一气呵成。”
拿金奖扬名风筝魏
  “风筝魏”的作品誉满海内外,曾于1914年参加巴拿马赛会获金质奖章和奖状,于1955年、1956年获全国工艺美展金奖,并先后在德、意、泰、南斯拉夫等国展出。他的绸面立体风筝《麻姑献寿》和《天女散花》,至今保存在天津艺术博物馆中。
  据魏永珍介绍,1912年,已到不惑之年的魏元泰有11件精品力作入选在天津举办的“直隶出品展览会”并获得了金奖,经当时的北洋政府农商部认定,远赴美国旧金山,参加在那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地区万国博览会(又称巴拿马赛会),并一举夺得世界级金牌奖,“风筝魏”从此驰名中外。
    魏永珍看着自己保存多年的奖牌颇有感触地说:“我希望在我这一代,‘风筝魏’能够恢复往日的雄风!”